m

中國文化之旅


中國文化之旅 (上輯:1-4)

 

內容簡介:

《中國文化之旅》上輯共四隻光碟.粵語旁述,分為以下專題:

1. 源遠流長•片長26分鐘

本集追尋中國文明的源頭,一直追尋到舊石器時代。香港人可能想不到,我們的馬灣及蠔涌,在新石器時代便已經有人居住。而為了探索夏商周三代的文明,攝製隊遠赴洛陽附近的二里頭,探索夏王朝的宮殿區,又到安陽殷墟遺址,憑弔商代文化遺跡,觀看殷墟發現的甲骨片,追尋中國文字的起源。中國文化是人類歷史上,唯一自遠古迄今,從未曾中斷過的文化傳統,所以說中國文化「源遠流長」,它委實當之無愧。

2. 書畫藝術•片長31分鐘

本集介紹中國書畫藝術特色。書法是將中國文字藝術化,從而形成五種書體,各有不同意境。由於文人追求詩、書、畫的融合,所以文人畫由唐代開始發展,由重視色彩,逐漸轉變為以「墨」作主流。攝製隊訪問了本港有名的藝術家,為我們介紹「氣韻生動」這一中國書畫藝術的最高境界,以及人和自然的融合這一歷代文人畫的主要題材。

3. 陶瓷本色•片長28分鐘

本集首先介紹出土的石器時代陶器,由是可以知道先民已經懂得用最普通的材料,做出具有各種用途的陶器,並且將生活點滴刻劃在器皿上,發揮用藝術記錄生活文化的才能。其後各個朝代的陶瓷器,各有不同特色。攝製隊遠赴瓷都江西景德鎮,為我們近距離拍攝陶瓷製作過程,同時解說中國陶瓷藝術的演變。

4. 匠心獨運•片長28分鐘

本集透過中文大學建築系教授的講解與實地考察,去展示中國民居、祠堂、園林及宮殿的建築風貌。中國古代建築的文化特色在於重視協調和諧,追求與自然環境配合。攝製隊從香港的洪聖古廟、鄧公祠開始,繼而前往浙江楠溪江民居、江南拙政園,以至北京的四合院及故宮,引領觀眾從古代建築物中,觀察中國文化縮影,從建築物的佈局感受儒家「天人合一」的境界,以及傳統重視等級差別的社會觀念。
     

中國文化之旅 (下輯:5-8)

 

內容簡介:

《中國文化之旅》下輯共四隻光碟.粵語旁述,分為以下專題:

5. 古代科技•片長約30分鐘

中國古代科技是我們民族的智慧,從本集中將可窺探中國科技文化的精華。中國自遠古開始,已能觀測天象創製曆法,而且更創造了四大發明。中國古代的科技,曾經發放異彩,但可惜自明代中葉開始逐漸落後於西方。雖然中國科技發展,後來被西方迎頭趕上,但中醫藥的應用與研究卻一枝獨秀,在世界各地,現已日受重視,放出異彩。

6. 民間信仰•片長約30分鐘

中國的民間信仰來自各種傳說,既反映了民間祈求風調雨順的願望,亦同時為百姓帶來心理上的慰藉。本集介紹中國佛道二教的大傳統,以及各種祭祀活動、酬神儀式,與節日盛會。例如新界村民拜祭太公祖墳、道觀內的秋祭儀式、盂蘭節道士打齋、泰亨村打醮、中秋夜大坑舞火龍、天后誕神功戲等。

7. 有教無類•片長約30分鐘

孔子是中國教育的先驅者,他提倡有教無類,後人尊稱他為「萬世師表」。本集介紹歷代教育制度特色,追尋中國教育發展的軌跡。中國古代教育大多數是私塾教育,而新界上水廖萬石堂便是以前的私塾遺址。科舉制度從隋朝開始,百姓如欲在朝廷做官,便要參加科舉考試,南京江南貢院便是現存國內最大試場遺址,而其後書院的出現原來又與科舉制度有密切關係。自從晚清取消科舉制度後,現代學校教育開始蓬勃,而傳教士辦學更為中國教育帶來正面的衝擊。

8. 文學長河•片長約30分鐘

本集誠邀了多位學者暢論中國的文學傳統,他們精闢的見解,讓我們窺見中國文學的不同面貌。作家白先勇娓娓細道中國文學的歷史感與中國文字的美感;吳宏一教授解釋何謂風騷傳統;黃嫣梨教授暢論韻文與音樂的關係、建安文學的風骨,以及元曲和唐代傳奇的特色;何文匯教授談唐詩說宋詞;陳永明教授介紹散文;而蔣英豪教授則介紹晚清謝幕現象及新文學運動的源起。除了談論中國文學傳統外,盧瑋鑾教授更指出文學是屬於整個民族的文化,不應將文學與文化分割;而許子東教授則認為文學是體現民族文化的精萃,我們需要通過文學來閱讀歷史,閱讀文化……。
   

 


 

Web hosting by Somee.com